减负担 降成本 增活力 ——全市多部门推进减负降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2-01-14 07:1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肖雨琴

前 言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1年,宜昌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减轻企业负担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全年全市各部门积极响应,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里推进体制改革、简化程序、创新思维,提升了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总体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全市全年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亿元以上。

市公安局 保一方平安 减企业发展负担

政策惠企,打造政务服务“直通车”。市公安局审定出台了《市公安局落实宜昌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清单》《市公安局落实2021年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工作要点任务分解清单》等文件,压实工作责任。截至2021年11月24日,共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31828件,所有办件零投诉。

创新便企,铺就提质增效“高速路”。精简审批流程,实行“迁入零审批、当场即办结”、实施户籍窗口“一事联办”和省内“电子准迁(迁移)证”,开通申报货车通行证手机APP,对已建立备案制的物流企业实行快速通道办理,最快2小时审批。2021年以来,通过快速通道共办理通行证1170条,计1453台车。采取“告知承诺制”许可各类特种行业72件,极大方便了申办群众。

服务暖企,搭建共建共享“连心桥”。截至2021年11月24日,全市共设立669家重点企业警务室,派驻民警669人,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530余起,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偏远地区的爆破作业企业施工现场、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坚持上门服务、送教上门,守牢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底线。全年共组织到夷陵区、五峰等县市区偏远乡镇开展上门服务36次,服务群众5400余人次。

市人社局 减负稳岗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推进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工资保证金业主担保、银行保函、商业保险等第三方担保缴存方式和诚信差异化调控,严控缴纳上限、推行保函替代、实行城市调控、强化疫后扶持,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据统计,2021年全市缴纳工资保证金项目681个,其中采取银行、保险等金融保函项目286个,2021年共缴纳工资保障金2.84亿,现金缴存0.54亿元,业主担保0.33亿元、金融保函1.97亿元,现金占比仅为19%。差异化缴存减免852.86万元,涉及45个项目。

推行稳岗返还政策。2021年年初提取了全市2.5万家单位2020年的失业保险缴费数据、欠费状况和当前参保缴费状态等近20万条数据,锁定了免申即享的返还对象清单。

推行社保降费率。市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统一2021年度工伤保险费率的通知》(宜人社发〔2021〕5号),打出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保减负的“组合拳”,该局于2021年1至10月,共办理“减一补一”239人次;对缴纳2020社保年度(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允许在2021年底前补缴。2021年7至10月,全市共为4926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2020社保年度的养老保险费补缴业务。

市交通运输局 优化收费模式 降低出行成本

为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工作,自2021年1月16日零时起,该局对通行我省联网收费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的货车收费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并对ETC车辆给予应缴纳通行费5%的基本优惠。自2021年9月1日零时起,对安装使用集装箱运输专用ETC、合法装载的、通行我省高速公路的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在5%基本优惠的基础上,再给予省内通行费9折优惠(政策暂定两年)。据统计,2021年1至9月已减免我市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5200万元。

该局出台了《宜昌市待闸船舶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免费接收转运处置实施方案(试行)》,每年可为船企节约费用约800万元以上。编印《交通运输行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汇编》,结合“双千”及交通运输系统“双百”活动,多途径宣传优惠政策,12328交通运输服务平台2021年1至10月累计为全市企业及车主提供政策咨询服务300余次。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普通公路收费站减免绿色通道通行车辆10.02万车次、减免费用256.27万元。当阳市交通运输局争取当阳市委市政府支持,对九座及以下小型客车月票标准从500元下调至50元,其他类客车及货车月票标准下调20%,1至10月减免公路通行费3900万元。

市应急管理局 精准施策打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

推进机制建设。2021年,市应急管理局对制度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及时修订更新,提高了审批效率。全年共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反馈问题23个,服务群众4000人次。先后为三峡枢纽江南翻坝油气管道、邦普等一批重点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

主动服务企业。截至2021年11月25日,该局涉及13项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涉企事项“零收费”,已为40个建设项目支付专家费用10万余元,切实为企业减负。同时加强对企业业务的指导和对中介机构的管理,截至11月25日,对全市90家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进行帮扶,列支297万元专项经费;共计抽查涉及26家评价机构152份评价报告,下达各类文书122份,市执法支队正在办理省厅移交6个案源线索。

简化审批程序。目前,该局即办件事项为36个,占比64.29%。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10个子项的承诺时限压减至149个工作日,压减率达到54.57%,承诺总时限较法定总时限压减了89.60%,与先进省市持平。

严格规范执法。截至2021年10月,全市执法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92家,下达执法文书4371份,查处隐患10585处,处罚金额857.03824万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服务+监管 减轻企业负担

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国家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和严格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落实相关减免政策,减轻企业成本负担,促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举措,减轻企业负担。从2021年5月1日起,在免费赠送行政章、财务章、发票章基础上,再增加合同章和法定代表人私章,新开办企业免费领取印章数达到5枚,企业开办成本实现“零费用”。从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25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赠送公章74707枚,为新开办企业节省创业成本4052800元。同时,宜昌市计量所在为企业提供检定服务中,实行减免收费。截至2021年10月24日共计减免55万元左右,为企业减免费用504.28万元左右。全年共计校准额温计1032台,免除费用41.28万元。

加大监管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市共检查转供电主体848家,退还用户1078.76万元,立案24件,办结23件。在全市范内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共检查行业协会商会55家,中介机构42家,清退违规收费金额31.2万元。联合市民政局、市发改局制发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乱收费行为投诉举报的公告》,并在2021年10月,对市级12家行业协会商会进行了抽查检查,尚未发现价格违法违规问题。

市税务局 线上+线下 为企业输送减负实惠

抓实抓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市税务局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1至9月,新出台政策新增减税降费11.5亿元。

聚焦纳税人获得感优化办税体验。深入开展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改革,减少纳税人填报表单数量约2/3,减少数据项约1/3,实现多税种“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

转变征管方式持续简化工作流程。推出了以“马上办、限时办、联合办,优化办税服务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三办一优”线下服务模式,压缩办税时限,196个事项实现“马上办”,21个事项实现“限时办”。

拓展优化“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提升服务便捷度。全面推广运用“楚税通”,全市注册用户达14.99万余户。截至2021年11月24日,已通过告知承诺制共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1万余件。

抓好试点提质效。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企业缴纳税费一事联办”,实现了业务受理“一个窗”,缴费全程“一张网”,资料报送量减少2/3以上。截至去年11月24日,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办理迁移393笔。此外宜昌还承接了全省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无纸化工作试点,湖北兴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2148单涉及的备案单证10740份已全部实现无纸化化存储。

市发改委 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减负

动态调整收费清单。在全省率先建立收费清单制度,对收费清单实行常态公开、动态调整管理,清单以外无政府定费。自2014年建立收费清单制度以来,我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少了72%,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减少了53%。目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均为中央立项收费项目,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实行“零收费”。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对全市119家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情况进行清理排查,建立行业协会收费信息台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落实收费公路优惠减免政策。自2021年1月16日起,降低2类、3类、5类、6类货车高速公路通行费标准3.6%至23.6%;自2021年9月1日起,对国际标准集装箱运输车辆,在5%基本优惠的基础上,再给予省内通行费9折优惠;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清理规范水电气收费。对水电气收费实行清单管理,落实供水供气企业政策减免5200多万元,累计为城区98家市场主体减少收费630万元,县市区供水供气项目落实政策减免费用1100万元。对红线内安装工程收费出台了行业测算价格标准。2021年,电力公司累计投资业扩配套电网建设10167.8万元。

市民政局 助力养老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落实惠企政策,助力养老服务企业发展。2021年,市民政局为全市养老服务企业发放运营补贴、工作人员临时工作补助621.12万元;对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非政府投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发放一次性奖励补贴210万元;对全市非政府投资规上养老服务企业发放一次性奖励补贴2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养老服务企业封闭管理期间运营压力,保障了养老服务企业的正常运营。并联合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鼓励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的通知》,切实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优化养老服务企业备案流程,企业备案“最多跑一次”,安排专人“一对一”服务养老服务企业,上门指导养老服务企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该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大力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进一步降低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规模,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21年来,全市312家行业协会商会采取减免会费、降低收费等形式共减免费用约641万元,惠及2859家企业。

深化“双千”服务,持续开展“为企业兴办一件实事”活动。市民政局“双千”服务专班深入企业,扎实宣传惠企政策,收集企业经营问题,切实帮助企业稳增长、促发展。2021年共为服务企业兴办实事5件。

市住建局 打好服务企业减负“组合拳”

减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在13个审批部门的42个审批事项基础上,精简审批事项9个,合并办理24个。全面实现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取消施工图审查线下备案。自2021年6月系统正式上线,宜昌市及片区市州数字化审图已实现全覆盖。

减环节。将审批时间压缩至最长为53个工作日,最短为10个工作日。法定办理时间由总时限1661压缩至344天,压缩率达到79%,共梳理申报材料534项,清减申报材料27项,精简率达到5%。

减成本。推行工程审批事项申报材料无纸化,目前已有36个政务服务大项实现申报资料无纸化提交,通过无纸化审批办理事项5294件,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20余万元。实现水气报装“无感化”,2020年7月以来累计为98家市场主体节约成本近600万元。加大建筑业企业金融扶持力度,通过“合同贷”政策解决融资金额近5000万元,累计共融资约39亿元。

优服务,优监管。推行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推行联合验收即不动产登记“一事联办”、推进鄂汇办APP办理事项上线运行、实现“证照分离”试点改革等措施,通过优化勘察设计行业监管模式、实现建筑业差异化分类监督、推行住建系统智慧化监管、规范水气企业收费监管等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

市卫健委 优化办事流程 提高服务质效

推行“非禁即入”政策。认真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之外,对符合申办条件、具备相应资质的民营医疗机构,一律予以批准并及时发放相应许可证。2021年新增审批民营医疗机构4家。

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一是认真梳理确定本部门市级、县区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目录。2021年1至10月共办件2605件,一网办率100%,其中即件办2491件,占所有办件量的95.6%。二是进一步精减材料优化流程压缩时限。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减少审批环节16个,窗口审批办结率从62.7%提升到88%。三是大力推动行政审批事项“一窗通办”,全面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四是推进全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见面审批项目。为方便全市3088家医疗机构、35429名医护人员办事,在全省率先实施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见面审批项目,项目投入经费约40万元。五是推动健康证办理系统开发应用。市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管理局开发了健康证管理系统,于2021年1月25日正式运行。截至去年11月24日,健康证申领平台已经受理24397人次,发放电子健康证19722份,不合格56人。

市国资委 助企减负降压 赋能经济发展

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降成本。市国资委下发了《市国资委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降成本工作的通知》,要求四大平台公司、宜化集团、安琪集团及兴发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登记,并根据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上传应付账款信息,为中小微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融资提供便利条件。目前,上述企业已全部完成注册登记。

扎实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工作。2021年在市出资企业范围内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自查自纠,共清理出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183.63万元。同时对企业进行抽查和督办,截至2021年11月23日,已偿还15.07万元。

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减租工作。市国资委下发了《关于2021年减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的通知》,明确2021年月租金减免不少于20%,并组织专班赴市出资企业进行现场抽查督导,截至2021年11月中旬,14家出资企业均已制定相关减租方案,并与符合条件的承租人进行了沟通。据统计,按照减免不少于20%比例,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已减免租金3298.83万元,涉及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180户。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立足金融本质 助力企业减负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为企业“减资金成本”。截至2021年9月底,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0.77%,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担保在保余额占比90%以上;已建立保费补贴机制的有11家,金额共计1278.51万元。

实施“六张清单”公示,为企业“减时间成本”。针对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慢、环节多、材料繁等问题,该局会同人行市中心支行实施“授权”“授信”“首贷咨询网点”“尽职免责”“考核激励”“受理回告”等“六张清单”公示机制。据统计,全市共有38家银行机构、485家银行网点实施“六张清单”公示,累计受理普惠小微主体贷款申请3218笔,发放贷款2905笔,贷款满足率超90%,贷款办理周期缩短近20%,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此外,为有效缓解小微主体融资缺信用问题,持续深化“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通过政府平台与银行系统直连,实现数据实时共享、贷款一站直办,为小微企业融资增信。2021年10月13日,“大厅”3.0版宜信融正式上线启动,目前已实现82款金融产品线上推介,11款产品打通银行信贷系统实现在线办理,助力各类市场主体获得授信250.5亿元、放款220亿元,成为全省首创、国内领先的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宜昌银保监分局 三抓服务为企业发展赋能

宜昌银保监分局贯彻落实省市政府、湖北银保监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决策部署,持续改善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提供精准高效金融服务,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服务抓弱项。该局印发了《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辖内各银行机构增加金融供给,改进服务方式,优化融资结构,主动减费让利。开展监管评价。对辖内14家法人银行机构进行监管评价,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截至2021年10月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3.89亿元,较2021年年初增加61.15亿元,“银税互动”贷款余额23.3亿元,较2021年年初增长25.64%。

减费让利抓落实。该局成立“清、减、降”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整治不合理收费自查督查专项行动,进一步遏制各种形式的不合理收费和违规收费行为。

行业服务抓效率。精简贷款申报材料,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鼓励银行机构加快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积极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明,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应收账款、产品设备、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担保融资,提高融资便利度。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