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玉米种,多省市农民累计增收超20亿元 “种业突围”宜昌打响翻身仗

2021-03-04 08:5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朱云  审核:刘小凡

阅读提示

惊蛰节气,又到玉米播种的时候。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源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打好种业翻身仗。宜昌先行一步,一群农业科研人员扎根试验田,埋头种业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宜昌玉米种全部国产化

绝大多数为本地选育品种

3月2日,秭归县茅坪镇兰陵溪村。

长江边的一块田地里,65岁的韩永禄正奋力挥锄,新翻的泥土散发着特有的清香。玉米种,这位种田的“老把式”毫不犹豫地继续选择了“宜单629”。“我们这里夏天风暴多,这个杂交品种抗倒伏能力很强大。”

“宜单629”是宜昌农科院选育的一个玉米杂交良种,刚刚获得湖北省科技奖成果推广三等奖。稳产、高产、品质优、抗倒伏的优势让它成为很多农民朋友的首选。

曾经,我国的玉米、马铃薯等种子一度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自主选育能力,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老韩种了一辈子庄稼,对于玉米种子的选择也经历了变迁。

“刚分田到户时都是自己在地里选好的留种,后来才买杂交种。”老韩说,七八年前外国进口的玉米种也火爆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国产种子技术上来了,大伙都改用国产种子了。

市农科院副院长田甫焕告诉记者,宜昌目前玉米种植面积约180万亩,种子已全部国产化,其中绝大多数是宜昌科研团队自己选育的品种。

“宜单629”11年育种13年推广

累计为民增收超20亿元

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宜单629”选育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田甫焕是这个项目的领衔人。

田甫焕是长阳渔峡口人,1989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分到宜昌地区农科所,从此与育种事业结缘。1997年,田甫焕从水稻育种转向玉米,主要攻克一些玉米品种产量不高、易倒伏等缺点。

“万里挑一育良种”。田甫焕和团队扎根在田间地头,授粉、套袋、挂牌、观察、记录、分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加快选育进程,冬天,他们就赶到海南的试验田做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宜单629”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进入市场,成为玉米杂交种家族的“黑马”。经过13年推广,在湖北、广西、湖南、重庆等地种植面积已超2000多万亩,农民实现年增产玉米千万公斤,累计增收超过20亿元。

2月18日,“宜单629”因为在稳产、丰产、优质、抗倒伏上的优异表现,从武汉捧回了湖北省科技奖成果推广三等奖。

育成20余个杂交玉米新品

宜昌打响种业翻身仗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打好种业翻身仗,对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地就这么多,水也就这么多,要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田甫焕说,种子就是农业的“芯片”,没有优良的种子,不仅产量保证不了,农业安全也可能被别人扼住要害。近年来,田甫焕领衔的市农科院科研团队打响了宜昌种业翻身仗。

“我们就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最了解这片土地的脾性。”田甫焕说,他们紧盯科技前沿搞创新,先后育成审定了“鄂玉11”“宜单629”“宜单858”“宜单1628”“宜单1638”等20多个杂交玉米新品种,拥有正式授权的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助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宜昌市农科院院长胡光灿看来,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解决了种业问题,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才能顺势扎根,升级跨越,得到更高质量的发展,“三农”的基础地位才能进一步巩固。(记者 方龄皖)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