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点亮”每个角落 ——我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系列报道(三)

2020-11-21 08:0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闵娜  审核:刘小凡

本网讯(记者 周寒飞 通讯员吴婧)“我前几天收到了一条短信,当时差点信了,听了格格的普法课,我更加深信对方是骗子。”日前,西陵区乌龟碑社区居民黄桂琴告诉记者,“格格说法”普法平台,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解读相关法律,让原本晦涩的法条变得易懂。

市委依法治市办成员刘克勤介绍,我市五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普法经费3077.8万元,着眼法治惠民,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设了2080个法治文化阵地,培育了“普法轻骑队”等一批法治文化品牌。

在宜昌的街头巷尾,法治文化阵地随处可见,浮雕、石刻上一个个接地气的法治小故事,每天都吸引着市民驻足观看;小品《一碗鸡汤》、三峡渔鼓《三峡盛开法治花》等100多个法治文艺精品,将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民族文化嫁接;《上大人》等90余个由本地人出演、用本地话说法的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在各类宣传活动现场持续播放;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将法律法规宣传融入桃花节、嫘祖庙会等地方民俗旅游节日中,把法治精神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创新“宜律说法”抖音小视频,“千车宣传 万屏展播”等高密度、多角度传播法治资讯,成为宜昌街头一道亮丽的普法风景线……

我市用内容新颖别致、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七五”普法立在眼前、响在耳边、深入心田。当阳两河镇“凤平法治文化餐馆”负责人王道凤,十多年来凭借三尺小灶台义务普法,让市民尽享法治“大餐”,获全国“最美普法人”提名。

哪里有人群,法治宣传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早在三年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宜昌市国家机关“七五”普法责任清单》,以普法职责清单、年度任务清单、重点活动清单“三张清单”为指引,全面推进普法宣传工作。83家市级国家机关认领普法“责任田”,建立普法责任单位履职报告、集中述法等制度,“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三方评估,让普法宣传的各项“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

立法征求意见、说理式执法、开设巡回法庭、集中旁听庭审,我市把普法工作贯穿到立法、行政执法、审判执行全过程,实现普法效果从个案到类案,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延伸和转化,让执法办案、公开审判成为了普法的生动课堂。

我市还全力实施精准普法三年行动计划,始终聚焦宜昌高质量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实施“服务大局普法行”,大力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信访问题、环保领域、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宣传专项行动,推出精准法律扶贫十条措施,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主题法治宣传。

宜昌市被确定为全省精准普法联系点。据统计,全市共建立市、县两级普法工作联系点161个,市直普法责任单位基层联系点90个,组建14个普法讲师团选聘成员435人深入基层宣讲8000余场次,选任普法骨干4317人,发展普法志愿者8万余人,带动普法轻骑队、环保志愿者队伍、税收专家普法团、农民工法律宣讲团等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工厂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