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秭归县归州镇香溪轮渡码头,工人将停靠在江边的渔船吊上岸进行拆解。 三峡日报通讯员 雷勇 摄
三峡库区渔船集中停靠,等待拆解。 三峡日报通讯员 郑家裕 摄
7月10日,夷陵区多部门联合执法,打击违法捕鱼行为。三峡日报通讯员 望金平 摄
7月6日,宜都市陆城市场监管所检查商户销售的水产品。三峡日报通讯员 李迪雅 摄
枝江市公安局董市派出所查处非法捕捞行为。
市渔政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对收缴的渔获物予以放生。
枝江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清理地笼。
宜都市全面禁捕专班工作人员拆解船用发动机。
渔政部门收缴的禁用钓具。
从唐古拉山出发,奔流亿年,哺育中华民族,庇护万千生灵。
这是母亲河的无私馈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启动十年禁渔计划,抚慰长江生态。
这是我们的最新回答。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维系长江流域生命共同体,守护长江生态安全屏障,宜昌当仁不让。
长江干流沿线各县市区迅速行动,拉开宜昌十年禁渔大幕。
随之掀起的是一场拉网排查。精准打击与重拳治理齐头并进。秭归县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让“退捕”在县城及沿江8个乡镇落地;伍家岗区联合渔政、公安、江豚巡护队等开展联合执法,让“禁捕”在居民心中生根……
这是一场全员行动。依托河湖长制,市、县、乡、村四级拧成一股绳,纵深推进禁渔工作;依托街乡、社区,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广泛开展禁渔教育。
这是一场历史变革。封堵源头与谋划长远两头发力。“禁”,加速捕捞、销售、加工非法渔获物,制造、销售、使用禁用渔具等退出宜昌历史;“疏”,财政补偿、养老保险、鼓励创业、培训就业等多管齐下,安置退捕渔民。
综合考虑、协同施策、系统保护,宜昌正在努力,让绿色成为主流、禁渔成为习惯。
十年休养生息,护航长江生态,让我们一起行动!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渔政监察支队和相关县市区渔政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