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

2020-08-10 07:16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三峡翻坝江北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工人在高温下进行电焊作业。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通讯员 田生 摄

三峡枢纽白洋港职工冒着高温天气检查设备。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建筑工人

半天喝下两三公斤水

8月8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伍家岗长江大桥建设工地,烈日下,太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除了安全帽,水壶、毛巾也成了建筑工人的“标配”。

在大桥引桥箱梁施工平台,焊接工人赵任祥正顶着高温进行钢网焊接,持续高温将钢材烤得滚烫。他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特地避开了最热的时段,但一上午还是得喝两三公斤水,没办法,出汗太多。”

赵任祥和现场作业的建筑工人们除了要忍耐高温天气,还要提防钢筋的烫伤。“现在钢筋的表面温度接近70℃,如果不戴手套,手就烫伤了。”赵任祥告诉记者,尽管室外温度将近40℃,作业人员也必须穿长袖衣服,戴手套。

当问及工地上是否有相关避高温措施时,赵任祥说,宿舍安装有空调,作业场所设置了纳凉棚、休息室,还提供绿豆汤等清凉饮品以及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防暑急救药品。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袁满 通讯员 刘涛 袁东平

列车给水员

一路小跑为列车“解渴”

8月9日12时05分,天气预报显示气温为32℃。在宜昌东站,列车给水员吴小峰和工友正准备为D5812次列车上水。

走上轨道,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铁轨摸着烫手。“前几天轨道上的温度超过了50℃,今天凉快点,估计45℃左右。”说话间,吴小峰打开了第一个上水器。他告诉记者,每个上水器有两根水管,这些水管要从上水器里拖出来10余米,才能和列车厢连接。

拖着水管小跑到列车厢处,插管、开水阀……他和工友分工合作,16节车厢很快就被一一插上了水管。等候上水的间隙,他抬起手臂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工作服的长袖瞬间湿了一大片。

此时,相邻的轨道上驶进了一列动车。记者和吴小峰一起站在轨道中间,两边列车空调排放的热风一起吹过来,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我们已经习惯了,就当蒸桑拿。”吴小峰打趣道。

12时15分,上水结束。关闭最后一个阀门,吴小峰的背部已经被汗水浸透,发梢上也不断有汗水往下滴。当天,他需要给12趟列车加水。因为列车停靠时间短暂,每次加水都要在10分钟内完成,所以大多数时候他要小跑着完成整个工作流程。“辛苦是肯定的,但是想到旅客在列车上用的水里有我的一份功劳,心里也很自豪!” 吴小峰笑着说道。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公路养护工

与140℃沥青混合料“共舞”

8月5日11时,路面温度超过40℃。在318国道K1296+400处,市公路局城区分局猇亭养护站的管辖路段,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养路工人正在清理坑槽。

工作面上没有可以遮阳的树木,养护工人章新龙却身着长袖、长裤“全副武装”。“再热我们也不能穿短袖,怕晒伤或者烫伤!”豆大的汗水顺着章新龙的脸颊流淌下来,他却来不及用手去擦拭。

章新龙负责将不规则的病害坑槽切割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在160℃左右,摊铺时140℃,温度越高粘性越强,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章新龙边作业边告诉记者,他们必须争分夺秒。

12时,养护工人们将废渣清理出来,在坑槽表面喷上薄薄的一层改性乳化沥青后,将已准备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入坑槽,再用铁锹铁耙整平;13时30分,整个填补工作结束;14时30分,等到沥青温度冷却到50℃以下,养护工人才将布设的标志牌撤除离开。

“夏季作业,沥青路面本就温度很高,刚刚铺上的沥青加上机器运作散发的热气,养护工人的高温工作环境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该养护站站长杨雄文告诉记者,只有在晴天高温下才能取得好的施工质量,但养护工人们却从不抱怨。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邹媛 通讯员 杨荣

城市环卫工

置身热浪为家园梳妆

8月9日14时30分,扑面而来的热浪,就算站着不动也汗如雨下,而环卫工人姜玲头戴一顶凉帽,开始下午的工作。在中南路福星幼儿园门前,记者看到姜玲正沿着马路捡拾垃圾,额头上挂满汗珠。

姜玲一边捡拾垃圾,一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自己的责任区域,骑电动保洁车进行“大扫”,“一天至少两次‘大扫’,一次‘大扫’下来差不多要4个小时,然后再对路面进行来回巡查和保洁,保持路面干净”。

记者留意到,姜玲所保洁的责任区从中南路铁路桥十字路口到环球港十字路口片区,该域内商铺众多、人流量大,保洁任务相对繁重。在与姜玲交谈的期间,她的手和眼睛也没有闲着,看到有烟头、碎屑等杂物,就会立即弯腰捡起。

弯腰、捡拾、起身,看似简单的一组动作,姜玲每天不断重复。“夏天太阳毒,衣服没有干过。虽然辛苦,但看着路面干净了,心里也舒服。”姜玲笑道。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郑璐 通讯员 陈赞

电力抢修工

挥汗如雨换万家清凉

8月6日13时许,热浪滚滚,室外气温高达38℃,国网枝江市供电公司客服中心抢修班班长赫新林正攀爬在滚烫的电线杆上紧急抢修。

当天12时50分左右,枝江市南星一巷用电负荷过大导致线路烧毁,11户居民家中停电。不到20分钟,赫新林和同事们抵达现场,开始抢修。“做好保护措施就可以上杆了。”赫新林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腰间系着安全绳,开始顺着电线杆向上攀爬。“天这么热,歇一会儿,凉快点再修理。”附近居民劝说。赫新林却说:“早一分钟修好,你们就早一分钟凉快。”

耀眼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赫新林弯着腰、低着头,认真作业,他脸上的汗珠不停地滴落,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两个小时后,线路更换完毕,合闸送电成功,赫新林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们流点汗换来万家清凉,值得!”赫新林边擦汗边说。入伏以来,枝江电力部门抢修近2400次,出动人员316人次,出车84多台次。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王尚

交通警察

顶着烈日查违停

8月9日正午,市公安局西陵交警大队云集中队院内,当班民警赵先文匆匆吃完午饭,就与同事刘正斌一同出去巡逻。临走时,赵先文看了看窗外晃眼的阳光,叮嘱刘正斌随身带点防暑降温药。

两人刚到夷陵大道果园一路路口,就看见一辆出租车违停。赵先文上前查验证件后,将出租车劝离。

在市广播电视大学门口的黄色禁停线内,两人发现一辆违停的私家车。赵先文上前敲车窗,没人应答,车上也没有留联系电话,遂拍下违停画面,开出交通违法处罚单。

正午的阳光愈发刺眼,两人的警服已经湿透,他们抖了抖贴在身上的湿外套,继续巡逻。

随后,对讲机里传来指挥中心的指令,附近的单行道上有车违停,两人马上驾车赶过去处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严晓冬

快递小哥

行程60公里派件276件

8月9日7点半,宜昌圆通快递公司华祥分部快递员刘建立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单位,开始下车分货、派件扫描、装车送货。

11点半,快递装车完毕,刘建立开着三轮车向夹湾路一带驶去。10分钟后,第一份快递顺利送出。葛洲坝五公司、望洲岗小区……一份份快递陆陆续续交到客户手中。中午,刘建立就近买了一碗热干面,端到车上,边等客户边吃。

往镇镜山送最后一份快递时,突然大风裹挟着大雨扑进车里,将刘建立的衣服全打湿了。18点05分,最后一份快递安全送达后,刘建立才赶回家换衣服。

送快递276件,行程60公里,打电话近200个,这就是快递小哥刘建立高温下一天的“成绩单”。

刘建立说,干他们这一行,有时候确实感觉很苦很累,但只要看到客户拿到快递时满意的表情,一切的苦累都值了。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刘华丽

工会组织

2415份“清凉包”关爱一线职工

连日来,各级工会组织深入户外作业、农民工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走访慰问,了解职工防暑降温需求,提供健康咨询、防暑降温知识培训等服务。

据了解,今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将筹集“送清凉”资金2000余万元,为一线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资。目前,市总工会已采购2415份“清凉包”,内含洗发水、清凉油等生活用品和药品,将陆续送达一线职工手中。

市总工会还号召爱心商家、企业捐赠防暑物资和提供防暑降温服务。目前,湖北三峡神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赠送的100件青钱柳叶植物饮料已全部转赠给城区快递员。(记者付江山、通讯员韩亚)

公益组织

为40名环卫工人送去“爱心伞”

8月7日,宜昌市启智亲子公益活动中心组织宝塔河小学学生及20多个“公益小天使”志愿者家庭,在城区沿江大道万达广场附近开展“大手牵小手,夏日送清凉”公益活动。

当日,志愿者队伍在九码头停车场集合后兵分多路,为环卫工人送去关爱。在沿江大道,“公益小天使”沈兴睿为环卫工人黄能全戴上伞帽、送上冰丝袖。“环卫工人很辛苦,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沈兴睿在参加完公益活动后说。

记者注意到,和以往赠送的“清凉”物资不同的是,此次赠送给环卫工人的“爱心伞”,是特制的头戴式遮阳伞帽。当天,志愿者共为伍家岗区40名环卫工人,送去了40顶伞帽、40双冰丝袖等物资。(记者蔡昶)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