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2亿元,宜昌为什么能

2022-01-21 07:09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罗丹燕  审核:闵娜

1月20日,喜讯从省“两会”传来:宜昌GDP达到5022亿元!

透过这个可喜的数字,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克难攻坚、笃行不怠;是宜昌招大引强、产业裂变,高质量发展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步;是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在砥砺前行中书写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回首2021年,宜昌抬高标杆、拼搏实干,历经一季度“高开高走”、二季度“半程精彩”、三季度“加压企稳”、四季度“全力冲刺”后,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回归,交出了一份“全年精彩”的期末答卷。

历史性突破,招大引强夯实底盘

日前,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专项督查考核结果公布,宜昌排名第一,获奖500万元。

这一年里,“项目为王”成为各地各部门共识。宜昌先后举行集中开工活动9次,2次以“主会场(现场)+各县市区分会场(视频)”的方式举行,湖北宝晟得药业项目、兴发电子化学品专区、古今大南门等总投资2505亿元的428个重大项目拉开建设序幕。

同时,宜昌还启动实施总投资7432亿元的“城建攻坚五年行动”“交通畅咽喉强枢纽工程”,推动城市“东进、北拓、中优”。

1月9日,宜昌高铁生态城等总投资537亿元的5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拉开了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序幕。今年,我市计划谋划推进亿元以上项目1494个,总投资9921亿元。新开工项目中,投资过100亿元项目17个,过50亿元13个,过10亿元83个。

临近春节,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依然按既定计划全力赶进度。该项目投资320亿元,是宜昌有史以来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宜总投资有望超过500亿元,创造了“宜昌速度”“宜昌高度”。

新签约过百亿元产业项目并非个案,还有145亿元的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100亿元的山东海科电解液项目、100亿元的天赐新能源材料项目、140亿元的五峰抽水蓄能项目、120亿元的秭归抽水蓄能项目。其中,邦普、三宁、天赐三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

包括6个百亿元项目在内,我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2个,过50亿元项目16个,招大引强实现历史性突破。

通过对比分析,国企、央企、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在宜布局体量大、质量高、投资强的优势项目是去年招商引资工作一大特点,且9个县市区均有超50亿元的大项目签约,呈多点开花之势。

招得进来,更落得下去。去年,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285个,其中新开工686个,数量均创历史新高。136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 完成投资400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30%,提前完成“双百”目标。

受益于以宜昌人福国际药物研究中心、宜都陶瓷电容及原材料生产加工、奥美医疗疾控防护用品生产基地为代表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项目投资重回“主赛道”。

史诗级裂变,产业升级做强引擎

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宜昌乾坤大挪移,打赢了史诗级的产业转型攻坚战。

曾经断臂的领域,如今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基本完成,“化工围江”成为历史。

曾经晦涩的短板,如今长江干流宜昌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07天。

2021年,宜昌聚焦强产兴城、能级跨越,对照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提出打造精细磷化中心,推动化工向新材料、新能源拓展延伸。

邦普项目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等多环节业务,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满产后能为超过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

加上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龙头企业重仓宜昌,宜昌新能源产业形成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链条闭环,有望形成“领跑”态势。

去年12月20日,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开工,标志着三宁自建己内酰胺、乙二醇项目后,向高端化工新材料领域发起了再一次冲锋,也有望打造宜昌精细化工、绿色化工的又一张名片。

1月16日,中国化学公告称,拟投资约38亿元建设“中化学宜昌新材料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宜昌赛道转换将再添生力军。

为更好发挥仿制药、创新药技术优势,人福医药增资宜昌打造国际总部及原料药基地,东阳光药业加码投资建设胰岛素生物药生产基地,并且华东医药、汇伦医药等一批医药上市公司纷纷抢滩宜昌、角逐风口。

宜昌两年获批一类创新药3个,填补建国以来全省空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31个,全省领先。现拥有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113家,正加速向“永不落幕的产业地标”迈进。

另外,湖北三峡实验室投入运行,中部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电子化学品专区开工建设,宜昌向卡脖子技术和世界性难题“叫板”更有底气。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首批机柜正式投产,主动向大数据“风口”发起攻势。广汽“影豹”车型成功下线, “宜昌制造”向“宜昌智造”升级递进。

如今,宜昌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增加值占工业比重已提高到50.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一年里,新增市场主体11.5万户、达到53.1万户,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达到800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达到13家,国家“小巨人”企业达到28家。

深层次变革,“满格”状态干事创业

1月8日,市政府召开邦普项目建设推进会,对服务邦普项目贡献突出的58名个人和15个集体给予了及时奖励和表扬。

在高质量发展的漫漫征途中,人人都是“满格”状态的实干家、奋斗者。去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0次带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招商区域拜访目标企业,市县党政主职外出招商151次,地方抓发展的力度和决心,备受客商称赞。

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陌生领域”,宜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夜学”“研学”,让外行变内行,推动发展的本领得到切实增强。

除了“人”的因素,宜昌优化营商环境不遗余力。

2021年,宜昌全面推行“五证联发+两证合一”,原本需要33天的审批流程,企业只需一天就能办完,拿地即开工;21个改革事项、23个县市区先行试点纳入省级单项改革范围,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双千”服务平台共收集各类问题1334个,已办结1284个,办结率96.3%;10亿元以上项目专班跟进服务机制,围绕央企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对接谋划项目做法受到了省主要领导肯定;开展各类融资对接活动27场次,促进政银企合作项目1497个,签约金额超过7100亿元。

制定出台“1+4”人才新政,定下了引进大学生等各类人才4万人的小目标,力求最大限度为城市留人、为企业留才、为社会留量。

1月4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关于全省政务环境第三方评价排名结果公布,宜昌名列第二。

宜昌经济体量跃上新台阶,还为“宜荆荆恩”城市群经济总量突破万亿提供重要支持,推动南翼协同迎来了历史性开篇。GDP跃上5000亿新台阶,充分展示了宜昌意气风发、大有可为的发展态势,也必将激发全市上下“强产兴城、能级跨越”的更大底气和更足信心。

放眼未来,一座产业兴旺、功能强大、文化厚重、人气鼎盛的现代化梦想之城正阔步走来。(记者 高炜)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