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汇聚暖心肠——宜昌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观察

2021-11-01 06:17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西陵区西陵街道船柴社区四合院小区,曾经是基础设施落后、年久失修的老旧小区。今年9月,通过增设停车位,修整绿化带,刷黑路面,增加长廊、凉亭、羽毛球场等设施,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变化。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翔 摄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委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群众所思所盼作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出最新便民举措,力求取得实效。

在认真梳理了群众各类诉求后,市委决定聚焦27个群众反映最为强烈、最为集中的共性问题,启动实施27项行动,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求把便民的好事“办实”,把利民的实事“办成”,真正让群众的心肠热起来。

新建公共停车场50个,改造老旧小区494个

10月29日14时20分许,记者在隆康路南湖停车场看到,三级诱导屏上显示“剩余车位002”,停车场内整齐有序停放着车辆。这里是全市最先试点“先离场后付费”的停车场之一,来往车主正在感受“无感支付”带来的便利。

而这项便利的由来,离不开我市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市委、市政府通过市民服务热线、信访等渠道广泛搜集群众诉求。其中,群众对“停车难”反映强烈。

迎难前行,我市把推进停车惠民、解决“停车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27项行动之一,由市委书记王立领办。

在全面学习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坚持用系统化思维解决停车难问题,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

9月15日,市委书记王立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听取“全市一个停车场”(城市停车惠民)工作汇报,讨论了《宜昌市城市停车惠民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就加快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10月1日,王立来到市交警支队,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停车惠民、提高城市出行效率、改善群众出行体验进行现场办公。

新建停车场、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停车位、打造智慧停车……在“全市一个停车场”的目标之下,一系列便民措施加快落地。

截至10月底,全市已新建公共停车场5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472个。除了新增停车场外,全市119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了双休日、节假日对市民开放,提供6000余个“共享车位”“潮汐车位”……

“智慧停车宜昌现在实现了,我们正对标一线先行城市来打造‘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全面升级我市智慧停车应用功能”,建投停车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各类停车资源数据的接入,届时将大幅提升停车泊位周转率,改善市民群众出行体验。

“停车难”在逐渐缓减,还有哪些“急难愁盼”问题正在办理?

“物业管理全覆盖”就是其中之一,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领办。

8月2日,马泽江到长客、嘉明花园和锦绣华庭小区现场观摩,并主持召开全市攻坚推进会,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合力推动物业管理扩面提质,促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

在出台《宜昌市物业管理“123”政策体系文件汇编》基础上,市住建局牵头各职能部门,按照“党建引领、三方联动、五方共建”的理念,建立“135”机制,着力提升社区基础单元治理和小区全覆盖管理效能。8月2日,我市专门召开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提升攻坚推进会,出台24项攻坚任务清单,进一步强化高位推动、全域协同的工作格局。全市1.3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回到小区、编入网格、进入楼栋”,担任小区(网格)党组织、业委会成员和物业服务监督员,参与基层治理。

我市搭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平台,推行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三方联动”实现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494个改造后的小区按照自身实际和居民意愿分别选择专业化管理、自主管理等不同模式,惠及居民6万户。334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组建环境与物业管理专门委员会,托底代管397个无人管理的小区,实施兜底保障。

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小区志愿者“五方共建”,是解决成型小区物业管理“从好到优”问题的金钥匙。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1700余支,紧紧扭住“共同缔造”这个关键,鼓励党员代表、退休干部、热心群众参与小区事务,打造了“红管家”“老伙计帮帮团”等一批基层群众互助典范。

1.6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新增幼儿园学位5000个

“现在工作稳定了,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10月28日,通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帮扶行动”获得稳定工作的伍家岗区居民杨君告诉记者。

杨君因儿时烧伤导致肢体残疾,找工作十分困难。在三峡物流园社区的帮助下,杨君获得了为期6个月的公益性岗位。社区还推荐杨君报考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今年8月,杨君正式成为宝塔河街道韩家坝社区的一名残协专职委员。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帮扶行动”是市领导领办、市人社局负责推进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市人社局及相关部门积极行动,着力促匹配、优服务、兜底线。通过社区排查、个人登记、入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精准锁定就业困难人员。

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单一的情况,我市依托56家就业培训定点机构,根据培训意愿调整优化后推出97个培训专业菜单,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切实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到政策红利,全市已为1.22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8249万元,代缴医疗保险3381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3.12万人1.47亿元。

截至10月底,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6万人。全市共认定零就业家庭5户5人,已全部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

与杨君一样,居民王含目在今年也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孩子喜欢上幼儿园,老师们非常有爱心,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幼儿园,太幸运了!”10月29日早上,王含目将孩子王昱清送进伍家岗区映象左岸幼儿园小(一)班后,放心地离开。

截至目前,我市2021年度“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新增公办学位5295个,孩子能在家门口安心入园。

“小小车队出发啦!”每天上午10点左右,是映象左岸幼儿园小朋友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们骑着脚踏车,在五彩跑道上出发了。旁边还有小朋友们换上胶鞋,走进沙池玩沙;还有玩滑滑梯、玩积木的……

记者看到,幼儿园窗明几净,每个教室都配有空气消毒机、教学智能一体机、电子钢琴等。在走廊,随处都能看到孩子们挥洒想象的作品和老师精心设计的展板。今年9月1日,映象左岸幼儿园作为伍家岗区4所新建公办幼儿园之一正式开园。

不仅办起来,还要办出高品质。今年新建的16所公办幼儿园涵盖宜都、枝江、秭归、长阳、五峰、夷陵、伍家岗、点军、猇亭等,这些公办幼儿园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走访慰问531名烈士遗属,800位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

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共完成440户531名烈士遗属(配偶、父母、子女)走访慰问,慰问经费88万元;按照1000元/人标准,为我市320名享受优抚待遇的老年烈士子女进行健康体检;妥善解决205名烈士遗属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其中解决生活困难 154 人、医疗困难50人、住房困难1人。

切实把烈士后代照顾好,传递社会对革命后代的关心和爱护,营造尊崇烈士、关爱烈士后代的浓厚氛围。

按照“家家到、户户落”的工作要求,我市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行动,走访慰问,不落一人。建立台账,确保人人在册,不漏一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根据走访慰问中掌握的烈士遗属抚恤优待政策落实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及时开展帮扶解困,建立帮扶机制、回访机制、健康疏导机制。逐一建档立卡,一人一策,为困难烈士遗属提供针对性强的服务。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关爱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将实事办到英烈后代心坎上,切实提高烈属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建党100周年前夕,远安村民常仔兰喜迁新居。漂泊多年的常仔兰,现年70岁,是抗美援朝烈士常士发唯一子女,多年来与配偶迁至荆门市漳河镇居住,远安县旧宅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洋坪镇政府急事急办,解决了常仔兰建房用地,宜昌市白龙井军休所会同远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帮扶建房资金2万余元。

近年来,市妇联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事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民生实事,积极主动作为,力促适龄妇女“两癌”检查工作顺利开展,使妇女早受惠、普受惠、常受惠。扎实开展“爱心妈妈”系列活动,用心用情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省妇联、省红十字会联合在全省开展城乡患癌贫困妇女救助项目,对全省1万名身患生殖系统癌症、家庭困难的城乡妇女每人帮助1000元。市妇联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把妇女“两癌”防治纳入全市“成年女性安康保险计划”项目。市妇联联合人保宜昌中心支公司在全市针对适龄女性全面推进“成年女性安康保险计划”项目。2020年至2021年,承保人数22.45万人,理赔645笔、金额441.7万元。

围绕省妇联相关工作部署,我市今年开展实施“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万名留守儿童”项目,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难儿童,10天时间集结1200多名爱心妈妈报名。市妇联与市民政局深入沟通了解我市留守儿童分布情况,结合各县市区实际,确定800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宜都市、枝江市等8个项目示范点。

如今,“爱心妈妈”常态化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切实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问题。(记者 雷鹏 程高炜 陈曦 郑延 蔡昶 杨帆 见习记者 谭强明 张若韵 通讯员 陈平平 彭江江 刘曾双 王小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