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重器”崛起宜昌 见证百年辉煌巨变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上)

2021-09-13 07:00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廖全

访谈背景: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而在今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标志着其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正式共同构成一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宜昌是这条清洁能源走廊的起点。“清洁能源走廊”对我国甚至世界的发展有何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清洁能源走廊”建设中有哪些宜昌力量?宜昌在建设清洁能源之都上有哪些优势?建设三峡生态屏障如何发力?近日,记者就此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王浩进行了专访,今起分为上、下篇推出访谈实录,以飨读者。

人物名片:王浩,男,1953年8月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等。出版专著36部,获全球人居环境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及二等奖7项。

记者:王院士,您好!您曾多次到宜昌考察调研。宜昌因“国之重器”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的兴建,实现了从峡江小城向中等城市、再到大城市的跃升。您认为,在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历史性巨变中,宜昌这座城市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王浩:记者朋友好!《三峡日报》的读者朋友好!讲到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就要讲到宜昌。宜昌拥有的两大水电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的象征。党史百年,初心可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以历史的大视野再回望三峡、回望葛洲坝,会更加深刻地体悟到,这些“国之重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人民智慧和创造性建成的,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宜昌和宜昌人民,既是“国之重器”建设的参与者,也是重要贡献者,更是百年辉煌巨变的见证者。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在《初心能见·葛洲坝工程记忆》一书的序言中对水电建设者饱含深情。您认为,从宜昌出发的葛洲坝建设者们,为何能频频创造奇迹,登上世界水电“珠穆朗玛峰”?

王浩:首先葛洲坝建设者们是一支有着红色传承的队伍,从1970年这支队伍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始建设葛洲坝工程开始,一次次创造奇迹,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完成了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等一系列伟大工程,在推动中国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葛洲坝铁军。 其次是葛洲坝机电公司建设者们具有的优秀品质与特征——“葛洲坝精神”。正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天工开物的创业创新精神,勇于挑战、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胸怀全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让葛洲坝机电公司建设者们能够频频创造奇迹,征服一条条大江和一座座高峰,完成国家赋予的崇高使命。

再就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葛洲坝机电公司先后优质高效安装了三峡、二滩、水布垭、龙滩、宜兴抽蓄以及伊朗、尼泊尔、埃塞俄比亚等国内外50多座水电站300多台(套)各类型机组,承担了国内绝大多数特大型、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任务,安装的国内总装机容量约400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1/3,创造国际国内施工多项新纪录。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各项挑战,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拥有国家专利141项,获得科技进步奖23项,积累了众多重要的科技成果。

记者: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工程装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跨越。而中国能建集团葛洲坝集团承担的机组安装精度和质量水平达到新高度,这个高度是世界最高水平吗?

王浩:在白鹤滩工程之前,百万千瓦机组是世界水电的“无人区”,它代表了当前世界最高水平。从三峡工程右岸电站单机容量70万千瓦开始,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77万、80万千瓦,乌东德水电站85万千瓦的逐级跨越,白鹤滩水电站把世界单机规模的纪录提升到100万千瓦。中国能建集团葛洲坝机电公司承担的最关键工程之一——白鹤滩水电站右岸电站的8台百万千瓦机组的安装与调试施工。随着机组容量增大,研发设计制造的难度系数呈指数倍增加。但仅仅造出来,还远远不够,机组平稳安全运行对安装精度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挑战巨大。百万千瓦机组由转轮、转子、主轴等组成,需要组装上万个零部件,零部件细微的重量差别都会导致安装后运转起来出现力矩不平衡偏差。以往,2600吨转子安装调试的“零配重”只存在于图纸上和理想中。在葛洲坝机电公司安装人员与机组设计人员共同努力下,总装后实现“零配重”,机组运转中各轴承摆度仅一根头发丝直径大小,引领巨型水电机组进入“摆度个位数”时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体现了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工匠精神。葛洲坝机电公司能够如此成功地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认为非常了不起,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高水平。

记者:从葛洲坝、三峡、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到白鹤滩水电站,我国沿长江而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将为我国,甚至世界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浩:白鹤滩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以及金沙江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伴随源源不断、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输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极大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伴随着这些巨型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投运,我国已逐步发展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竞争力的水电强国之一,中国水电企业占据海外70%以上的水电市场,中国水电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张亮丽名片。目前,中国水电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已建在建海外水电工程约320座,总装机8100多万千瓦。中国水电技术还带动了中国资本走出去,在海外投资水电超过2000亿元,遍布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除此之外,“清洁能源走廊”还将在哪些领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王浩:双碳目标对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需要电力系统具备充足的灵活性调节电源,水电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包括长江水电走廊上各个工程在内的中国众多水电站,必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这场全球参与的世纪大考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中国贡献力度。还要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走廊沿线风光水在资源、电力、投资上的互补性,通过“风光水储一体化”再造一条“清洁能源走廊”。要抓紧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一套智慧化的风、光、水互补开发利用成套技术,为沿线风、光电站规划设计,以及风、光接入水电后的互补优化运行,提供全链条的智慧化支撑,以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从宜昌葛洲坝、三峡、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到白鹤滩水电站形成的梯级水电站不光是一条清洁能源走廊,还控制着长江56%的流域面积,占长江上游总调节库容的 52.8%,占长江上游总防洪库容的75.4%,其联合运行调度,对保障长江防洪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您多次提到的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都在宜昌,宜昌如今正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您认为,宜昌在长江清洁能源走廊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王浩:宜昌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宜昌是长江清洁能源走廊的起点。宜昌拥有长江、清江等集水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35条,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建设有400多座水电站,包括著名的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清洁能源,仅三峡电站截止到2020年底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399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亿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亿余吨。由宜昌各大水电站发出的电力,按1000公里输电半径,已经输送到南至广州深圳、东至上海江浙、北至北京天津、西至成都重庆,照亮了大半个中国,宜昌因此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水电之都”。

记者:为了更好地发挥清洁能源走廊的作用,我们还将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王浩:为了更好地发挥清洁能源走廊的作用,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3个方面的事情,分别是安全化、生态化、智能化。

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最首要的是“安全”,包括对于流域整体水安全的保障和提升,以及水利工程自身的安全。其中流域层面的水安全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枢纽型工程的优化调度,做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衔接,充分发挥其防洪、供水等功能;在工程自身安全保障方面,要加强极端条件下大坝安全对策与应急技术研究,推动大坝安全监控技术进一步提升,确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其次是要大力推动“生态化”。一是在工程规划布局上要处理好开发干预强度与河流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为水生生物保留栖息繁衍空间。二是在建设阶段要配套建设高坝大库生态影响减缓的设施与通道,如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分层取水、过饱和气体控制、人工与仿自然过鱼设施等,包括通过合理设计,提升船闸的生态通道作用,增强河流纵向连通性等。三是在运行阶段,不断探索鱼类产卵规律和特征,研究重要生态过程节点对河流水量流量的需求,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上升到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度的制度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关键物种和关键栖息地保护所需要的水文情势,促进大坝建设后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调整,实现人水和谐。

最后在“智能化”方面,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对梯级水电站全要素状态透彻感知,建设智慧梯调大脑,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决策,完善自动控制体系,对工程智能化控制,最终实现梯级调度运行的数字场景化、模拟精准化、决策智慧化,形成一条智慧之江,更好地发挥防洪、发电、生态、航运作用。

记者 覃进 刘紫荣 杨婧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