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发展动力更强劲 ——宜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扫描

2021-07-28 08:24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朱云  审核:廖全

投资40亿元的华昊新材料实现量产、投资11亿元的华阳化工紫外线吸收剂项目建成投产……

火红七月,宜都工业经济活力尽显,一大批重大项目满弓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盛夏时节,记者探园区、访企业、进车间,探寻宜都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奥秘。

苏强格两个月投产

走进苏强格液压湖北有限公司,巨大的厂房并排矗立,蓝色的屋顶在阳光映射下分外夺目。

“苏强格一期厂房沿用原破产企业厂房,提升了工作效率。”陆城街道办事处招商负责人介绍,苏强格集团去年11月前来考察,12月签约,今年1月就实现投产,创造了宜都招商引资的“加速度”。

“两个月实现投产,要感谢宜都优良的营商环境,政府前期为企业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厂房交接、员工招聘、证照快办等。”公司负责人兰青感慨。

走进生产车间,300多台数控机床全部开机生产。进料口是钢材,出来就是一个个精美的液压管件接头,工人娴熟地操作机器、检验成品、打包装箱……

“每天可生产液压管件接头5万件,产品主要供应柳工、徐工、三一重工等国内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兰青介绍,整个宜都项目占地425亩,分三期建设,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

“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是关键。宜都市通过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落户。”该市常务副市长吴浩说。

华昊新材料“涅槃重生”

华昊新材料是全球最大的氯化钡生产企业,2018年落户宜都化工园。搬迁入园的新厂区刚落地,就叩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

“公司试生产期间,第一个月产值就突破2000万元,和老厂相比翻了几番。”公司董事长林福平介绍,企业目前新接订单7000吨,只有开足马力生产,才能按时交货。

从一江之隔的猇亭搬迁进入宜都化工园,华昊实现了怎样的“裂变”?林福平表示,公司正在向电子级氯化钡过渡,下一步是生产高纯电子级的碳酸钡、氢氧化钡。

华昊整体搬迁入园,难道仅仅只是工艺上的革新吗?显然不是。

“企业入园必须取得入场券,我们在安全、环保等指标上对企业进行硬性考核,75分是合格线。”宜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总工程师邓世春介绍,在这75分中,安全环保是一票否决的,在生产工艺上也有更高要求。

“因为考核不过关,园区拒绝了10多家企业,总投资额达30多亿元。华昊新厂各项考核指标全部达标,才能正式投产运营。”邓世春说,不仅是华昊,园区35家化工企业都在提升“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一区四园”竞进提速

焊花溅射、塔吊飞舞、车辆穿梭……在宽敞的城区9号路两旁,宜都双创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双创园区是宜都“一区四园”建设的重要一极,定位于高端、智能企业产业集群,园区建立科技孵化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平台。

“今年是园区建设元年,计划总投资2.3亿元。”宜都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艾春雷介绍,南区规划建设17万平方米工业厂房,一期5.7万平方米厂房下个月可全面封顶,北区8万平方米双创服务中心即将启动建设,包括科技孵化器、人才公寓、工业展厅等。

漫步园区,记者看到,宽40米的双创大道路基已完工,即将进入沥青铺设阶段。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道路建设不仅路基质量要求高,在绿化、亮化、配套设施等方面也有高要求,既要建成产业路,更要建成景观路。

目前,宜都已形成化工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双创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并驾齐驱格局,园区经济成为宜都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围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优’、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农特产业‘优中做强’,培育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介绍,1至6月,宜都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3.9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35.5亿元,同比增长34.31%。

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朱灿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