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脱贫路上的“灯塔” ——解读宜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密码”

2020-12-16 06:48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金睿  审核:刘小凡

本网讯(全媒记者 方勇华 通讯员 朱灿义)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宜都市交出高质量“答卷”:2018年底,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出列;2019年底,完成8410户21729人销号,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精神扶贫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脱贫路上,精神力量如汩汩清泉滋润群众心田,化作奋楫前行的巨大动力;如一座座明亮的灯塔,照亮山乡脱贫攻坚之路。宜都通过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进基层系列活动,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着力引导贫困村扶志扶智扶德,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人情治理为村民“减负”

“过去人情最盛时一年要花费近3万元,有时一天要跑五六家,人情成为一种家庭新负担。”陆城街道尾笔村六组村民张家新感慨地说:“现在经过治理,人情少了,节约的钱用来发展生产,还能‘钱生钱’。”

张家新所说的“人情”曾是农村的一大“顽疾”。过去,宜都农村“人情风”盛行,做寿的、升学的、搬家的……过客宴请花样百出,屡禁不绝,村民不堪重负,“人情风”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扫除“绊脚石”,才能“一身轻”。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人情风”势在必行,风清气正才能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尾笔村党总支书记黄攀虹介绍,尾笔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党员带头对全村红白喜事进行监督管理。规定随之出台:除老人过世、结婚、生小孩可小范围请客外,其余一律不准请客,违规者记入家庭诚信档案。

部分村民不听招呼,执意为之。红白理事会负责人上门做思想工作,工作做不通,就上报街道办事处,通过行政手段巧妙“干预”,成效显著。

如今,尾笔村“人情风”得到治理,人与人之间清清白白交往,村民少了人情之累。刹人情风不是不讲“人情”。去年,尾笔村邀请60、70、80、90岁的整生老人一起到村委会祝寿,切蛋糕、唱生日歌、为长辈洗脚……简朴又不失热闹,社会反响良好。

目前,宜都共成立155个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达1200余名。通过红白理事会加强管理,“人情风”得到根本治理。

文化惠民为乡村“赋能”

6月5日,由宜都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联合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在将军山村拉开序幕,以脱贫攻坚、干群和谐、建设美丽乡村为题材的节目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文艺下乡,给山村带来了欢乐,也给村民注入了脱贫致富的精神动力。”将军山村党总支书记胡晓晓说。

宜都持续开展文化惠民进乡村活动,打造了“荣耀宣讲团”“文化大篷车”等13个品牌项目。2019年,宜都举办“新时代 新宜都村歌(镇歌)、行歌大赛”活动,全市评选59首优秀村歌(镇歌),其中,《最美是凤凰》荣获宜昌市村歌大赛一等奖。

“以前觉得脱贫是自个的事,听了宣讲团的宣讲,感觉不脱贫就是在给村里拖后腿。”潘家湾土家族乡梁山村村民陈元云养殖山羊脱贫后,感觉“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市推动“四季文化节”活动,全年到贫困村开展“金种子”辅导18场次,参训人员达到1000余人次;开展“舞蹈山乡”舞蹈培训19场次,培训人员达到600余人次。

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品牌文化活动,走农旅融合之路。该市打造了枝城镇“桃花节”、潘家湾土家族乡“女儿会”、聂家河镇“土豆节”等文化品牌。今年,仅“两溪两桥”旅游区就接待游客23万余人,解决了40多户贫困户就业,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出列。

“头雁”引领为脱贫“提质”

群雁高飞头雁领。宜都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涌现出一批“最美扶贫人”“最美脱贫人”,“头雁”的光辉照亮宜都的山山水水。

“架锅山不脱贫,我不回城!”这是宜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江进民进村时立下的誓言。2015年8月,江进民担任枝城镇架锅山村第一书记,他带领工作队历经5年扶贫,架锅山村从省级贫困村蝶变为美丽乡村试点村。

“打铁还需自身硬,脱贫还得靠自身!”五眼泉镇望佛桥村贫困户汪红军,以前在外地打工,疫情期间回家养殖山羊,在对口支援单位宜都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下,现发展山羊养殖200余头,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

在江进民、汪红军等“头雁”的带动下,宜都脱贫攻坚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自2018年起,宜都市连续3年开展“最美脱贫人”“最美扶贫人”评选,选树了汪红军等41名“最美脱贫人”、江进民等38名“最美扶贫人”,对他们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头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标杆。

同时,宜都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大力开展以“六圈四节”(“宣教、文体、科技、法律、卫健、便民”六个志愿服务圈,春和风尚节、夏韵艺术节、秋思读书节、冬艺健身节)为路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出了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500多个服务项目,市镇村三级80000多名志愿者常年“在线”接受点单,群众拨打电话或线上点单,半小时内就有志愿者服务上门。

“宜都通过开展人情风治理、文化扶贫、‘头雁’引领、志愿服务等形式,让精神扶贫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为全市整体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宜都市委常委陈红林表示。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