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五峰五倍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观察(上)

2020-08-10 06:43 来源:三峡日报  编辑:李敏  审核:刘小凡

傅家堰乡火山村五倍子种植大户唐志海和妻子李慧英为倍树修剪“掐尖”。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威 摄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金贵满 宋志豪 通讯员 王登府 杨威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宜昌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系列丰硕成果。为激励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负省委信任重托,继续在绿色发展和区域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三峡日报即日起推出《“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树树皆绿色,山山映落晖。

8月8日,记者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青山绿水间探寻一种神奇的宝贝——五倍子。

近年来,五峰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树立“生态立县”战略,唤醒沉睡深山的14万亩野生五倍子林木资源,建成人工种植标准化倍林基地6.7万亩,带动贫困户2000多户,年产五倍子500吨以上。以五倍子为主延伸的“林、药、蜂”生态融合立体种养模式,成为五峰继茶叶之后的又一个富民产业链,每年带动农户增收2000余万元。

“通过五倍子产业带动,林下种养、经济和扶贫等三大效益充分融合并得到综合体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华介绍,五峰将不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成果,全力创建全省“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为五峰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走出深山:“烧火棍”变“摇钱树”

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五倍子经过深加工后,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工业制造、航空航天、芯片制造等领域。

“种好五倍子,三要素必不可少:倍林、苔藓、倍蚜虫。”在长乐坪镇百年关村倍蚜虫选育中心,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宋德应带记者走进大棚,掀开黑色遮网,一畦畦苔藓如绿毯覆地。

没有倍林,长不出苔藓;没有苔藓,生不了倍蚜虫。回过头来,没有倍林,倍蚜虫又无法寄生结果,互相利用,生态共享。谈起五倍子,宋德应如数家珍,“以前,就知道摘点野倍果换油盐钱,不知道五倍子还能搞成产业挣大钱,根源还是我们不懂这片林子,不会利用这片林子啊!”

30年前,宋德应还是长乐坪镇白鹿庄村守着漫山倍树受穷的农民。正是他,萌发了“能不能搞人工种植,既治荒又致富”的想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倍树叶茎上培育出27个“小疙瘩”。

人工种植的倍树挂果了!一时间,县、乡、村三级干部纷纷前往学习取经。

宋德应调往县林业局后,负责标准化建设五倍子基地,潜心钻研五倍子相关技术,并协同五峰五倍子科研所,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五倍子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2010年,该技术被鉴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随后,宋德应被任命为林业局产业办主任,牵头改造4万亩野生倍林,示范带动农户种苔藓、育蚜虫,推动五倍子产业化发展。

野生五倍子,亩产仅在5公斤左右,而经过蚜虫繁育、蚜虫放飞和发展人工倍林,亩产能提高10倍以上,销售价格也由以前的每公斤4元左右,提升为现在的20元左右。深藏大山的五倍子,迎来春天,化作财富。

“烧火棍”变成“摇钱树”,让五峰山区群众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吃山不砍树,致富多植树。

土洋结合:科技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6月30日,长乐坪镇白鹿庄村五倍子种植基地,五倍子乡土拔尖人才、“土专家”严高红和“洋专家”五峰林科所所长桑子阳,正在手把手地指导村民给五倍子树修枝整形。

“在五倍子的高效培育与产业化进程中,我们屡败屡战,没有退缩,依靠科技攻关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五峰林业局局长唐祖国说,五峰虽是全国五倍子的核心产区,但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产量不稳,经济效益差,一直困扰着五倍子产业的发展。

2010年9月,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全国五倍子第一县”的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将五倍子基地建设项目纳入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及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建设,推动五倍子产业化发展。

2011年5月,五峰与中国林科院昆明资源昆虫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建设五倍子产业化基地,并与湖北省林科院研究员陈京元合作建立起五倍子院士专家工作站,土洋专家通力合作,围绕苔藓种植、蚜虫培育展开技术攻关。2019年3月,国内唯一一家“五倍子高效培育与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五峰,五倍子产业发展从此驶上快车道。

苔藓种植、蚜虫繁育、倍林间作……随着一项项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五峰在国内首创了由9个基础标准、15个生产技术标准等44个标准构成的完整的五倍子种植综合系列标准。科研团队独创的倍蚜虫人工种植与自然迁飞相结合技术,将五倍子亩产量较以往人工繁育提升近5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在五倍子产业发展过程中,五峰充分发挥乡土拔尖人才、骨干技术员的优势,聘请了严高红、丁仁平等30多名蚜虫养殖大户为技术推广员,对倍农进行跟踪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覆盖率100%。目前,已建立了腰牌、白鹿庄长岭等高产倍林示范基地,打造了傅家堰乡田家山村、五峰镇黄良坪村、长坡村等专业村,培育了丁仁平、唐志海等一批五倍子种植示范大户,户平基地建设面积达50亩以上。

林下乾坤:林、药、蜂模式立体战贫困

8月7日,海拔1100米的傅家堰乡火山村朱家湾,在一片坡度为40度左右的挂坡上,唐志海、李慧英夫妇正在给盐肤木修枝剪枝,成串的五倍子在风中摇曳。

“林下种的是白芨、独活、党参等6种中药材,还养了80箱中蜂。”夫妻俩带着记者参观他们的“百草园”,林下有药,林上有倍,林中有蜂。李慧英笑着说:“现在,朱家湾已经变成了五倍子湾。”

两年前,他们结束18年的打工生活,返乡创业,流转10个贫困户搬迁后荒芜的300亩山林,成立“五峰唐朝丰博五倍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县林业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林、药、蜂种植养殖模式,第一年收入就超过20万元,还带动60个贫困户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

在五峰,像唐志海这样采用林、药、蜂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的种植养殖户有2000多个,其中贫困户414户。

青山绿意浓,林下有乾坤。丰富的生态资源,加之远离大城市和工业园区,使五峰发展茶叶、中药材、中蜂等农业特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推动倍林建设的同时,该县加大森林抚育力度,清除杂灌,把林下“收干净”,腾出空间,发展“林、药、蜂”生态融合立体种植养殖,以“企业主体+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运转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生态融合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全县三大产业链年产值稳定在亿元以上。

林下有药。2019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值达到3.5亿元。全县6395个贫困户发展中药材1.9万多亩,中药材产业占贫困户种植业的48.3%,对贫困户的贡献率已经超过茶叶、蔬菜等传统优势产业。

林中有蜂。全县中蜂养殖规模达到7万群,产值达到1亿元,被确定为国家中蜂扶贫试点示范县和“中国五倍子蜜之乡”。五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发展”的中蜂养殖案例,入选“全球110个减贫最佳案例”。

“在广大山区,这是一个可复制推广的立体种植养殖模式。”五峰中蜂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县政协主席文牧表示,通过林、药、蜂模式,既达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又丰富了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催生出生态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为五峰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路径。

短评

神奇的转化

小小五倍子,成为五峰富民大产业。这是大自然的回馈,更是“两山”理念指导下发展路径的神奇转化。

戴着深度贫困县的帽子,面对一座覆盖率81%的森林宝库,难免会产生“靠山吃山”的冲动。然而,全县上下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唯有科学合理利用绿水青山创造出金山银山,特别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不断“产出”金山银山。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他们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同时,自觉实现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

增收脱贫,没有特色优势产业不行。于是,他们用生态办法培育生态产业,在做好茶产业基础上,全县紧盯五倍子上下游,探索林、药、蜂立体种养模式,打造林下经济生态循环系统,最终实现了生态价值的可量化收益和综合化效益。

青山不老,金山无限。五峰五倍子产业的发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深刻哲理,验证了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转换之道,必将促使初享生态红利的山区群众加倍保护生态,“吃山不砍树,致富多植树”。 (杨林湖)

热点专题